国足选帅或有变数,合适的洋帅不好找,已有本土教练成为热门
国足选帅方向似乎正开始发生变化……
之前足协公布“海选”国足主帅,重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:一是原则上60岁以下;二是具有国际足联、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决赛阶段主教练执教经历,或有欧洲、亚洲高水平联赛主教练执教经历。

显然,足协选帅的目标就是洋帅,第二个要求把本土教练挡在了门外。或许有人觉得,本土教练符合“亚洲高水平联赛主教练执教经历”,中超在亚洲联赛排得上号,有不少球队都是本土教练执教。但是,了解中国足球的人都清楚,曾经的中超在亚洲算得上高水平联赛,但现在已经不是了,亚冠的表现就能说明问题。所以,本土教练并不符合这一个要求。
但是,选帅进行了几个月了,却一直没有动静。在这期间,热议人选卡纳瓦罗去了乌兹别克斯坦,哈维尔毛遂自荐后也没有下文……实际上有意向的洋帅不少,除了哈维尔,还有前浙江队主教练乔迪等中超老熟人,以及亚洲一些国家队的前主帅等,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切消息,连大致的人选范围都没有。

为何合适的洋帅不好找?
首先,足协给出的薪水有限,很难请到有名气的洋帅。并非足协没钱,而是怕花了高价钱后国足成绩依然不好,要挨骂。加上国足的实力有限,有点脸面的洋帅一般不会为了一两百万欧年薪赌上自己的声誉。
其次,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,有名气的洋帅难以接受。如果是德国巴西等足球强国公开竞聘,名帅或许愿意放下身段去投简历。很显然,国足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,而且足协自己都不清楚找什么样的主教练,就更没有名帅级别的愿意来冒险。
目前参与竞聘的洋帅大多都名不见经传,不具备有说服力的履历,甚至不乏混子来碰运气,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。

由于主帅迟迟未确定,国足错过了三个国际比赛日足球日报窗口,各方面的意见相当大。这时,支持本土教练的声音大了起来,熟悉球员、薪水不高是他们的优势。还有不少意见认为,以国足现在的水平,请洋帅或许有用,但提升有限,花大价钱请来性价比不高,本土教练够用了。
从现有各方面的消息来看,国足选帅方向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大连英博主帅李国旭报名竞聘国足主帅已不是秘密,据称邵佳一也在其中,并且成了热门人选之一,本土教练参与的消息逐渐被公开。以他俩在中超执教的表现来看,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他俩有能力接手国足,至少可以试一试。
也许,足协没确定人选就是在等中超赛季结束,不仅是因为时间冲突的原因,还可以给本土教练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。

虽然支持本土教练的呼声起来了,但更多声音仍然是担心他们难以胜任。抛开执教能力方面的因素不谈,他们面临的压力比洋帅大,且手中能否掌握主教练应有的权力,毕竟高洪波就是前车之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