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超最强锋线双人组都有谁?黑风双煞科尔和约克的传奇故事
人们一谈到英超最出色的前锋搭档,最先会想到哪两位球员?是现在的孙兴慜和哈利-凯恩,还是苏亚雷斯与斯图里奇这对创下进球纪录的“SAS”组合?抑或是希勒和萨顿组成的英超最早一代“SAS”?当然,很多人也会想起科尔和约克这对“黑风双煞”——原本来自金庸小说,却成为球迷们珍藏的经典回忆的搭档。
姓名:安德鲁-亚历山大-科尔被称为科尔,德怀特-埃弗斯利-约克被称为约克,
生日是1971年10月15日,名叫科尔,现年五十岁;生日是1971年11月3日,名叫约克,现年五十岁。
国籍:英国(科尔)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(约克)
出生地:在英格兰的诺丁汉,具体是科尔地区,同时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迦南,也就是约克地区
青训球队:阿森纳(科尔)、维拉(约克)
位置:前锋、边锋
身高: 180cm(科尔)、178cm(约克)
惯用脚: 右脚
绰号:黑风双煞
主要共同效力球队:曼联、布莱克本、桑德兰
一起赢得的荣誉:1998至1999年赛季取得三冠成就,1999至2001年英超联赛实现三连冠
技术特点:体力充沛、无球跑动上佳、配合意识颇强、射术不俗
各自的风光
在“黑风双煞”时期来临之前,安迪-科尔和德怀特-约克都曾有过非常出色的过往,他们各自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
科尔在兵工厂的青年体系中起步,后来加盟“喜鹊”纽卡斯尔队,很快成长为一名顶尖的进球者。他在40次联赛比赛中射入34球,因此获得了欧洲金靴奖的荣誉。这一成就引起了曼联主教练弗格森的注意,弗格森对他非常欣赏。在1994-95赛季的冬季转会期间,弗格森用625万英镑加上一名球员的交换条件,成功引进了科尔,这一交易在当时的足球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震动。
尽管科尔以破纪录的转会费加入曼联,最初几年的表现并未完全赢得球迷的认可,他在曼联效力仅剩的半个赛季里攻入12球,在对阵伊普斯维奇的比赛中更是上演了单场五球的惊人好戏,开创了英超历史,但球队依然未能夺得联赛冠军;紧接着的下一个赛季,科尔帮助曼联赢得了双料冠军,然而在坎通纳的强大光环下,他的个人成就逐渐被淡化。曼联正逐步迈向欧洲顶峰,科尔却仍遭球迷催促让出位置给斯科尔斯,他仍然会因索尔斯克亚的加盟而减少出场机会,并且依旧可能被当作交换阿兰-希勒的谈判条件……
过了三年,曼联原本考虑收购的克鲁伊维特最终加盟了巴萨,科尔因此得以继续为红魔效力,也终于盼来了那个能让他们的名字传遍天下的人选——约克。
约克从维拉青训营走出,在那里转为职业选手,最初在右翼位置效力了五六年时光,并随队获得联赛亚军荣誉。1995-96赛季,约克正式转型当前锋,那个赛季他攻入17个联赛进球,协助球队击败阿森纳,成功保住联赛第四名。在联赛杯的半决赛和决赛阶段,约克总共斩获三粒进球,为球队最终捧起冠军奖杯立下汗马功劳。此后约克的进球能力依然出色,因此位列英超射手榜前五,在他之上的有伊恩-赖特、希勒和福勒等顶尖射手,这自然引起了众多豪门的关注,特别是曼联,在失去坎通纳后,红魔锋线上的科尔和谢林汉姆配合生疏,间接导致了球队失去了长期占据的冠军头衔。那是在1998年夏天,弗格森急切地希望购置约克,这主要是因为他当时迫切需要人才。
维拉队教练格里戈里明显不想放走核心前锋,他甚至暗示除非对方用科尔做交易才行。不过一心想投靠大俱乐部的约克,不断向教练施压。紧接着他在和埃弗顿的比赛中状态很差,精神恍惚。因此俱乐部最终决定处理掉约克。尽管如此,约克还是表现出了对球队的忠诚,帮助球队获得了1260万英镑的转会金。
他俩身形差不多高,年纪也相仿,都是在1990年刚开始踢球,正处在踢球最好的时候,都是黑人前锋,最后终于都在老特拉福德碰面了,迎来了踢球生涯里最辉煌的时刻,而“黑风双煞”的名号也马上就要传遍各处了。
初建即传奇
那些令人惊叹的搭档和传奇经历,总是要借助奇妙的场景来呈现,“黑风双煞”正是如此。
那个值得铭记的1998-99赛季拉开序幕,球队在短暂适应期内,自第八轮迎战南安普顿的赛事起,这组新组建的攻击搭档便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。
对阵南安普顿,科尔送出高空球,助约克取得领先,尽管场面颇为混乱,但着黑色战袍的“双煞”逐渐显现力量。
对阵布隆德比时,约克将球传给前插的科尔,科尔灵巧地绕过后卫,成功推射破门;第二回合的配合更为出色,科尔主动让球,接着直接杀入禁区,约克机敏地配合了“撞墙”战术,协助科尔精彩地挑射得分,科尔进球后把荣誉归功于约克。
谢菲联将在两周后进行交手,那场比赛中,“黑风双煞”默契配合施展了二过一,科尔借此再次取得进球。又过了一个星期,他们的配合技巧进一步提升,球与撞墙动作衔接得天衣无缝,使得实力强劲的巴萨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科尔在这段出色的进球表现里,多数时候扮演的是受益者和最后完成者,但这种配合其实是相互的。科尔在本赛季所有比赛中总共送出7次助攻,其中6次都是帮助约克取得进球。在与西汉姆交手时,科尔在中路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,随后长传给到边路前插的约克,助其轻松射入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在同样一场比赛中,约克也以相同的方法回报了科尔。
与现在流行的控球和空中争顶打法不同,那个年代英国足球更注重大开大合的踢法,长传和快速反击占据重要位置。作为联赛冠军的曼联,在反击战术上尤为出色,而跑动灵活、配合默契的“黑风双煞”正是他们反击的得力武器。在与莱斯特城的比赛中大获全胜时,科尔和约克在相互拉扯跑动中,都攻入了类似的反击进球。
那个阶段“黑风双煞”的显著之处,在于他们擅长捕捉稍纵即逝的良机,把看似无用的时机,变成进球得分。
尤为关键的是,“黑风双煞”极其擅长应对艰难局面和激烈对抗,无论是与巴萨的巅峰对决,抑或是与利物浦的“双红会”,他们均交出了亮眼答卷;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交锋尤文图斯时,二人更是将“红魔精神”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曼联客场受困,开场仅11分钟便以0-2落后,形势岌岌可危。基恩率先破门,点燃了球队的反击火焰。紧接着,约克抓住科尔送出的传中机会,力压对方门将将球顶入网窝,从而将比分扳平。随后,科尔又把握住约克留下的单刀机会,冷静推射破门,最终帮助球队成功实现逆转。
在诺坎普的决赛中,即便“黑风双煞”被两名关键替补盖过了所有光芒,倘若没有这两个进球,曼联的“三冠王”伟业早已黯然落幕。
本赛季,黑风双煞彼此配合取得的进球数达到16个。除此之外,他们与队友的协作也非常出色,约克在联赛中攻入18球,不仅摘得英超金靴,还获得英超年度最佳球员称号,科尔则以17个联赛进球紧随其后。两人合计在本赛季打入53球,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。
1999-00赛季,那对闻名遐迩的锋线搭档依然所向披靡。两人联手在联赛中蹿入36记进球。但那个赛季,桑德兰的菲利普斯独揽30球,他和头球能力出众的奎恩搭档,构成了当时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最具杀伤力的前场攻击群,让这对搭档的光芒有所黯淡。与此形成对比,更让人忧虑的是,“黑风双煞”彼此之间心有灵犀、彼此促进的景象显著降低,多数时候是凭借中场球员的强大能力送出精彩配合。
2000-01赛季,由于身体出现状况等缘由,他们参与比赛和取得进球的状况大幅度降低,即便仍然协助曼联赢得联赛三连冠的佳绩,但人们都明白,曾经声名显赫的“黑风双煞”,已经难以继续为曼联制造轰动效应。
两度再聚,最后的荣光
人们对那对绰号“黑风双煞”的球员,多数只记得他们在曼联效力时的表现。其实,这对前锋组合在25英里之外的布莱克本有过一次阵容调整;最终,他们在英格兰东北部的桑德兰完成了最后一次并肩作战。他们每一次的分开与再次相聚,都伴随着一段独特的经历。
2001-02赛季,随着“禁区霸主”范尼斯特鲁伊的加盟并迅速占据核心位置,曼联“三冠王”时代的锋线四将逐渐失去光彩。最终,只有索尔斯克亚凭借“板凳尖刀”的身份得以留下,其余三人都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相继离去,首先是谢林汉姆在2001-02赛季的开端决定重返热刺。
过了一个半赛季,长期袖手的科尔也在冬季转会期离开了,加盟了曼彻斯特附近的布莱克本。他立刻展现了依然锐利的实力,在联赛杯半决赛的两场比赛中都攻入了进球,带领球队首次闯入该项赛事的决赛。
这场决赛对布莱克本和科尔来说意义非凡,毕竟联赛杯虽非英格兰三大赛事中最顶级的赛事,但布莱克本自1994-95赛季联赛夺冠以来,多年未曾在任何正式比赛捧杯;而科尔与老队友谢林汉姆的相遇,也恰好提供了两人“了结”过往恩怨的机会,1995年科尔首次代表英格兰国家队出场,正是替换了当时效力于热刺的谢林汉姆。科尔原以为能在六万人的注视下,得到谢林汉姆的一个简短问候,不料对方竟毫无缘由地忽视了科尔,令科尔感到非常尴尬。从此以后,两人便形同陌路。虽然后来两人都在曼联并肩作战,并且联手打出了许多精彩的比赛,但在私下里,这两位队友之间竟然从未交谈过一句,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成了曼联更衣室里人尽皆知的秘密。
这次重逢,虽然景物依旧人事已变,却感受不到久别重逢的欢欣,主要因为彼此各侍其主,又存有恩怨情仇,更有一层特殊含义——无论科尔还是谢林汉姆最终获胜,那个胜利者都将是在短短两年内,接连摘得国内三大赛事桂冠并捧起欧冠奖杯的“传奇人物”。
最后,比赛在科尔第69分钟攻入一个精彩绝伦的进球后画上了句号,彻底消除了所有疑问。这位球员协助了这支“英超财力雄厚俱乐部的先驱”夺得了最近一场正式赛事的桂冠,这也是布莱克本迄今为止赢得的唯一一项杯赛荣誉。同时球迷网,科尔本人也成功达成了“荣誉全能”的梦想。
科尔在杯赛中表现出色,那个赛季他参加了最后8场联赛,共射入8球,为布莱克本赢得5场胜利,2场平局和1场失利,使原本处于降级区的球队一跃进入联赛前十名,这显然让布莱克本看到了希望,因此他们决定签下在曼联发展不顺的约克,在“流浪者”仅花费200万镑的极低价格后,“黑风双煞”再次在布莱克本联手。
他们在埃伍德公园再度相聚的第一个赛季,各自在多项赛事中都有进球表现,可以说彼此都很出色:约克多次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,在与伯明翰和米德尔斯堡的比赛中,他都是唯一得分者;在协助球队战胜当届冠军阿森纳时,约克也打入了决定性的进球。而科尔则常常帮助球队战平对手,从对方的主场带走一分。
如今已不复当年在曼联效力时的景象,昔日的“红魔”已不复当年那种掌控全局的强大气势,同时,贝克汉姆、斯科尔斯与吉格斯这些中场大师也早已不在,他们曾经协助队友制造得分良机的能力也已不复存在,“黑风双煞”相互配合取得的进球也变得十分罕见。
本季,“黑风双煞”仅在联赛收官战时同时取得进球记录:约克率先破门,科尔再下一城,借此在与“陌路人”谢林汉姆的较量中再度取胜。这次难得的完美配合,促成了布莱克本最后的反超,他们超越了埃弗顿,得到了联赛第六名,也因此重获联盟杯参赛资格,这不禁让人怀念起“黑风双煞”当年的风采。
时运短暂,进入2003-04赛季后,约克队中科尔的中心位置已摇摇欲坠。主教练索内斯更倾向于让扬森与科尔组成搭档,甚至安排科尔作为唯一的前锋。缺少了默契的队友,科尔那个赛季总共打入11球。和他在曼联效力期间相似,这两名配合无间的球员最终都在同年夏天离开了俱乐部。科尔以自由球员身份转投富勒姆,约克则花费25万英镑的转会费加盟了伯明翰。
他们在职业赛场驰骋了数个赛季,属于“黑风双煞”的辉煌,虽已落幕,却未到终结。
科尔成为了足球圈的漂泊者,超过四年的时间内,他先后在富勒姆、曼城、朴茨茅斯、伯明翰、桑德兰、伯明翰踢球,最后回到故乡诺丁汉森林结束职业生涯;约克则首先远渡重洋抵达澳大利亚,在悉尼FC短暂踢过球,接着又回到英格兰北部,加入了当时掉入英冠的桑德兰,当时“黑猫”的主教练,正是他在曼联时的队友罗伊-基恩。或许由于缺少老搭档科尔,约克在“黑猫”重返英超的过程中,进球数仅达五个。
在桑德兰重返英格兰超级联赛后,科尔也加入了球队,“黑风双煞”因此完成第三次合作。不过,与之前在布莱克本的情况不同,此时约克还能得到一定的比赛机会,但在他参与的21场赛事里,仅仅打入一粒进球;科尔则多数时间只能坐在替补席上,曾经叱咤风云的“黑风双煞”最终没能重振雄风。而且这一次,他们不再携手前行,科尔启程踏上新的漂泊征程,约克则决定留在桑德兰,安度职业生涯的余年。
结语
“黑风双煞”整体表现相当抢眼,尽管他们声名鹊起的时间并不长,但无论是集体获得的奖杯还是个人取得的纪录都非常亮眼:科尔职业生涯长期备受争议,但他在英格兰超级联赛中攻入了187个进球,另一种说法是183个,这个数据在英超历史中仅排在希勒和鲁尼之后,位列第三;约克在英超赛场也打入了123个进球,这个成就让他跻身历史前二十名,目前在场的球员中,只有凯恩和瓦尔迪比他更进得多。他们一起为曼联踢了三年多,进了130个球,这个成绩单足够证明他们是英超历史上最出色的前锋组合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