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秋夜!姚明NBA首秀,初登赛场略显无所适从?
那个秋夜,丰田中心球馆灯光,格外耀眼。2002年10月31日,一个两米二六身高的东方巨人,正站在技术台前整理球衣。22岁的姚明,即将迎来他的NBA首秀。看台上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中,夹杂着不少华人球迷期待的目光。当现场DJ喊出“Yao Ming”时,整个球馆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,仿佛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。

姚明初登赛场时,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,首节替补上场,他在NBA赛场的肌肉碰撞中,如误入狼群的绵羊般格格不入,一次挡拆配合失误,两次被对手轻松突破,三次仓促出手投篮全偏出,这位在CBA大杀四方的“移动长城”,此时似被施定身咒,最尴尬时刻在第二节,姚明篮下接球时,步行者队杰梅因·奥尼尔如墙般横亘面前,那记勉强勾手直接被扇出界外,现场顿时嘘声阵阵。

冰冷刺眼的数字呈现在技术统计表上,11分钟,得0分,有2篮板,出现3失误。赛后在更衣室里,姚明用以毛巾捂着脸这一动作,翻译科林·潘听到他轻声嘀咕着话语,说这和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。而在大洋彼岸,国内的论坛早就已经炸开了锅,有人怀着痛心疾首的情绪发帖,问我们的状元就是这样的水平吗有人还引经据典地进行反驳,表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


谁都没料到,首秀表现不佳的新手,两周后对战湖人时能狂得二十分,令不可一世的奥尼尔赛后主动找其交换球衣。更无人能预见,五年后他会带领火箭豪取二十二连胜,成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历史上首位全明星票王的外籍运动员。正如姚明自己常讲的:“压力似弹簧,你弱它便强。”那些首秀时的踉跄步伐,最终皆化作了巨人成长的痕迹。

如今再去回看那场无比青涩的首次亮相,我们方才恍然彻悟:原来传奇的起始点,通常都携带着笨拙的痕迹。当姚明于名人堂登台演讲之际调侃自己“首次登场恰似刚学会走路的幼童”,全场给予善意的笑声。这难道不正是竞技体育最为动人的所在吗?从摇摇晃晃学着迈步到高高昂头大步前行,那些看上去颇为狼狈的开场情形,也许恰恰是伟大故事最为真切的开篇之章。就如同老话说的那般,哪会存在什么一下子就声名远扬,实际上全都是经过无数次磨炼才铸就成功的。
